欢迎您来到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佛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含义是什么 你理解了吗?

发布时间:2020-10-27 10:03:16 来源: 快传号

  佛教中经典众多,其中《心经》是一部虽然较短,但是揭示了空性真理的佛经。《心经》因其短小精湛、义理深奥,一直受到众人的喜爱。《心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品般若经》其中的一小节。《心经》自古有7种汉译版本,以大唐玄奘大师及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最为著名,尤以玄奘所译的版本流传最广。玄奘版本的《心经》全文260字,言简意赅,且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玄奘版的《心经》虽然仅有260字,但是却深刻的说明的空性之理,细细品读,着实令人顿悟。

  首句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世音菩萨在深修般若波罗蜜大法之时,透过世间的纷繁乱象,发现五蕴(色、受、想、行、识)其本质都是虚无的形态。观世音菩萨由此彻底觉悟,超脱了世间的一切痛苦及厄运。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句开始,观世音菩萨就对舍利弗宣说空性之理。“色”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空就是空性。这句的大意是:深层次观察,我们所见到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再往深处观察,会发现连微粒也是空的,只剩下一种能量形态。人的受想行识(感受、思想、行为、意识),也都是这种能量形态。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因此,万物皆空,万法皆空。我们勉强以一个名词“自性”来命名这种空无状态。既然“自性”为空,当然就无生灭、无垢净,无增减了。进而受想行识,和眼耳鼻舌身意所及的色声香味触,皆是不真实的。包括眼中的一切物象,无明烦恼,都是空性的,甚至连这种概念都没有。没有生老病死,没有得失,真正返回“自性”的状态。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进入这种空性状态,便得菩提大道。彻底远离颠倒梦想,不再畏怖,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而可知,波罗蜜多是最为殊胜之咒,能够解除众生的一切痛苦。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此句中最后的一段佛咒,其意旨是告诉我们放下执着,追求空性真理。观世音菩萨为什么最后要说这一段咒,而不直接以我们能看懂的文字表示呢?因为菩萨最明白无明众生之根性,菩萨怕我们陷入文字相中,亦不得见空性大道,故以咒文示之。

责任编辑:刘寰羽

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转载的作品的作品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果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联系电话:18295883983邮箱:wtsysj@163.com

版权所有: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中心|备案信息:晋ICP备2021002811号-1 |咨询电话:18703506666 18295883981

Copyright ©2010-2020 五台山云数据网 www.chinawutaishan.cn, All Rights 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