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旅游 > 芦芽山

【芦芽百科·石门悬棺】

发布时间:2020-10-11 17:07:35 来源: 芦芽山景区

相信小伙伴们一直对芦芽山景区充满好奇

无论是各个景点背后的神秘故事

还是壮阔风景背后的形成原因

都是一道道的谜团

这个任务的解决就交给小编吧

让您逐渐了解芦芽山各个景点的来历与故事

这样您到来的时候

就可以自豪地向身边亲友诉说景点的来历

顺便收割一波佩服的眼光

简直超赚有没有

  今天带来的是【石门悬棺】的介绍

  石门悬棺位于小石门村西极为幽僻的山谷内,入口石壁如门,巷内林木葱翠,考古专家认为石门悬棺是长江以北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崖葬群,极具考古研究价值。

小石门村

  石门悬棺因包含了栈道、崖缝、桩崖、悬吊、洞穴等多种崖葬方式,在品种上名列华夏第一。

  石壁上的木棺既有一棺独悬,也有双棺并列,距离地面高度不一,但都能看的非常清楚。

  石门悬棺在全国的悬棺景区中拥有四项桂冠,也就是:中国北方唯一悬棺群、中国最年轻的悬棺群、中国最便于参观的悬棺景区、中国类型最丰富的悬棺群。

  【详细介绍】

  石门悬棺景区位于宁武县石门山(清真山古称石门山)

  深处小石门村附近的断崖绝壁上,距东寨镇13公里,景区的特色体现在“悬”和“谜”两个字上。

  首先说“悬”。这里的“悬棺、悬寺、悬索桥,悬泉、悬柱、悬崖道,悬树、悬洞、悬空村”被称为“石门九悬”,组成了举世罕见悬空家族,形成了一条奇险精彩的“空中游览线”。

  其次说“谜”,您所听说过的悬棺大概都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江河峡谷中,当您听说在干旱荒凉的黄土高原也有悬棺存在时,一定深感惊讶。石门悬棺自 90 年代被发现以来,便笼罩在一个个纠结不清的谜团之中,诸如: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荒旱的黄土高原?它是在何种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它始于何代?终于何时?所葬何人?如何装吊?“悬棺之谜”因此被列为“芦芽山五大奇迷”之一。

  和南方 11 个省现已发现的数十处悬棺群相比,石门悬棺显得独树一帜、个性十足。

  如果说武夷山距今已有3400年—3800年的一、二号船棺是我国最古老的悬棺,石门悬棺则因为至今只有近百年左右的历史可以称之为中国最年轻的悬棺群;如果说中国发现最早的瞿塘峡悬棺因高达200米左右令游客仰之弥高、望之弥艰,那么在石门悬棺参观则完全是闲庭信步、近在咫尺,堪称国内最便于参观的悬棺群;如果说四川宜宾麻塘坝悬棺群以200多具的规模在数量上稳居全国榜首,而石门悬棺则因包含了栈道、崖缝、桩崖、悬吊、洞穴等多种类型,在类型上名列华夏第一。

  综合一下我们可以发现,石门悬棺在全国的悬棺景区中拥有四项桂冠,也就是:中国北方第一悬棺群、中国最年轻的悬棺群、中国最便于参观的悬棺景区、中国类型最丰富的悬棺群。

【小悬空寺】

  在去往悬棺的路上能看到著名的小悬空寺,小悬空寺本名仙人寺,楼高两层,上层供奉玉皇大帝、下层供奉地藏菩 萨和十殿阎罗,古朴庄重、宛如仙宫,是国内杰出的悬空建筑,也是石门悬棺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但令人痛心的是,这座悬空建筑杰作在2002年的冬天毁于火灾,烧毁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关键还是我们文物保护意识的淡薄,文物保护措施的落后。

小悬空寺

【小石门】

  小石门是一个半封闭的葫芦型山谷,三面断崖环峙,一面敞开如门,谷内林木丰茂、清净隐蔽,称的上是一处藏风聚气的上佳葬地,老百姓俗称为“鬼圪佬沟”。谷内较为完好的保存着9具悬棺,是景区悬棺最多、最集中、最具参观价值的地方。典型的桩崖式,也就是先在悬崖上打上桩子,再将棺材搁置到上面。它下面的洞穴内是两具并列着的洞穴式悬棺,可能是夫妻合葬。有3具桩崖式悬棺从前到后、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可能是一家三口,位置的高低应该反映了辈分的高低。

  石门山中放置最巧妙奇特的一具悬棺,是一具典型的崖缝式悬棺,至于它是怎样放进去的,至今还没有准确答案。

  有两具半桩崖半崖缝式的悬棺,从木质腐朽的程度看,已经相当古老了。

  悬棺葬除了是古人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聪明选择外,还多多少少包含了一些升天思想,古人认为那些人迹罕至的高山险峰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是通往天界的捷径,对山的依恋和膜拜使他们希望死后可以将灵魂寄托于其间,陶渊明就曾经写过“死去何所向,托体向山阿”的诗句。他们认为,棺木放置越高,越是人迹罕至,尸骨就越能长久保存,灵魂就越能得到安息,后世就越易步入天堂。

悬棺

  专家说,根据气候、地理、地质等学科的研究,古人当年装吊悬棺时,山谷中水位比现在要高,而山崖却比现在要低,放置悬棺相对要比现在容易一些,但是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随着河床下沉、山崖挺起等地理环境的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的悬棺其实已经比历史上要高出了许多。

责任编辑:刘寰羽

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转载的作品的作品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果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联系电话:18295883983邮箱:wtsysj@163.com

版权所有: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中心|备案信息:晋ICP备2021002811号-1 |咨询电话:18703506666 18295883981

Copyright ©2010-2020 五台山云数据网 www.chinawutaishan.cn, All Rights 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