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旅游 > 芦芽山

芦芽百科丨芦芽雄峰

发布时间:2020-10-16 15:37:59 来源: 芦芽山景区

  芦芽山主峰尖峭巍峨,怪石嶙峋,海拔2788米,每当云遮雾障之日,其峰尖突出于翻伏腾涌的云雾之上,仿佛葱茏茁壮的芦苇嫩芽破水而出,生机勃勃,鲜嫩欲滴,古人称之为“芦芽滴翠”,为宁武古八景之一,芦芽山便是由此得名。

  劈峰高岭涌,缥缈入云端。

  飞鸟翼已困,猿猴技尽殚。

  风吹石影瘦,雪积露凝团。

  不登绝顶处,焉识芦芽山。

  诗中说芦芽山是刀劈出来的,是 “劈峰”。芦芽山留下来的碑文也云:三晋支山三千,芦芽名高三晋。因此“芦芽叠翠”就成为清代宁武八景之一。

芦芽山的由来

  芦芽山之名 “芦芽山”的名称是因山形而名的,《大明一统志》说芦芽山“尖如竹萌, 多生芦草”。“芦芽山”之名最早出现在北宋,不过那时候是叫“芦衙尖山”。直到明代初年才有了“芦芽山”这个名称。据留存的石碑推测,至少到明代中期,芦芽山已成周边乃至山西一大胜境了。众多文献描述了芦芽山的钟灵毓秀,更指出了芦芽山对周边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每遇少雨年份,百姓祷雨十分灵验。

芦芽山景观

  芦芽山因地质构造是花冈岩,山体挺拔峻峭,兼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秀, 被誉为三晋第一崇山。自古上山一条路,就是从山的北面十字墕到山顶一条步道。沿路有 12 处景点,依次为:

  十字墕。

  老人望海。

  西台看花:看花台、北峰台、北岳台,号为芦芽三台。

  在到达太子殿之前有一处西看花台,当地人称望佛台。

  肉瓮子:在看花台之东,因其在两峰之间形成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涧,俗称 “肉瓮子”。

  肉瓮子崖下,是高达 50 多米的巨石猴王。

  从猴王巨石向西一高岗上有一高约 30 米的巨石,酷似一条腾跃挣扎的大鱼。鱼脖子上有三圈砰石,色如殷红的鲜血;巨石顶部分为两片,仿佛鱼口大张,朝天发问。得名“石鱼问天”。

  芦芽佛顶:越过芦芽山南天门(古佛寺山门),便进入芦芽佛顶。五座石峰形如撑天巨柱,并列形成佛顶奇观。

  束身峡:太子殿佛顶与相邻的另一峰之间,仅可容一人侧身通过。两峰从 41 山脚下就相邻而不相连。到顶部夹缝较宽,但仍不足 1 米。石缝中有利用地形以两块横木铺设的便桥。

  九桄梯:连接束身峡和佛顶、越过小天涧的木制阶梯。是登太子殿的必经 之路。因有九阶级而得名。梯下是望不到底的深渊。

  太子殿:太子殿所供的太子,就是佛祖如来的法身毗卢佛。佛祖殿用石砌, 正方体,无梁结构,四角由四根铁柱支撑,殿顶中央置球状铁柱,既是装饰物,又是避雷针。铜瓦盖顶,殿门由条石砌成,两侧凿石联,上联为“覆慈云于中国”,下联“幸法雨于边方”。石联外侧凿两个醒目的大字——佛祖。殿门额上凿“太子殿”三字。殿内东、西壁各嵌石碑。

  舍身崖:位于太子殿前方。古代祈雨、祭天之处。1995年后,有铁栏杆围护。游人可安全地绕太子殿环行一周,尽览芦芽风光。

特色景观

  芦芽日出别是一番赏心悦目的壮丽景观。黎明、东方泛起鱼肚白,须臾, 一轮红日从东方 云间冉冉升起,状如磨盘大的火球,红如朱漆。这时,芦芽山顶万紫千红,颜色变幻莫测。山巅石林、石人身上都披上紫红色外衣。漫天云层被染得色彩斑澜,格外壮 丽。山下云雾起伏翻卷、覆盖千沟万壑,不见茫茫林海。几分钟后,东方金光万 道,天际彩云如画,大地溢彩。

  佛顶流云雨季,芦芽山阴晴不定,云雾瞬息万变。登上佛顶犹如进入云海之中,有腾云驾雾进入仙境之感。从佛顶向下望去,乱云飞渡,舒卷翻腾于峰谷间。此时此刻,仿佛人在云端走、云在山下移。当云雾从山顶掠过,眼前的山石、树木、建筑,似乎在悠悠移动,游人好象乘坐巨大的芦芽扁舟,遨游于无边无际的云海。

  芦芽佛光是特殊地形、气候和光线折射成一种奇特的光学现象。偶尔出现在雨季,乍看似雨后彩虹,逐渐变成金光万道的转轮。佛光形成后,似有宫阙、 仙人、山水、花鸟、市井等图景变幻于佛光圈内,忽隐忽现。人们把这种奇妙景观与毗卢佛道场联系在一起,称“芦芽佛光”。

  芦芽冰霜芦芽山常有冰霜落雪现象,是独特的自然景观。植物穿破冰雪生长、开花、结果,争奇斗艳,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有些地方冰雪是多年残积的冰层。

责任编辑:张晶

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转载的作品的作品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果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联系电话:18295883983邮箱:wtsysj@163.com

版权所有: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中心|备案信息:晋ICP备2021002811号-1 |咨询电话:18703506666 18295883981

Copyright ©2010-2020 五台山云数据网 www.chinawutaishan.cn, All Rights 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