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寺庙 > 高僧 > 妙江

妙江访谈录(070):佛门弟子十种修持方法,你能坚持几种

发布时间:2020-07-26 10:12:22 来源: 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65. 僧、信二众的修持有哪些常见的项目?

  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类别除了行、立、坐、卧之外,并有止、观等,内容则不胜枚举,例如早晚课诵、禅七净七,般舟三昧、闭关、朝山参访等,今总括修持项目,简述数条如下:

  一、四念处,就是透过专注地观察身体、感受、心念、心念的对象等变化,就能对自己的行为、情绪、思想和意志有高度的自觉,进一步觉察到我们的一切执著、一切贪嗔和无明。所以,四念处的修法“缘六根、六境而生六识"开始,不排斥一切见闻觉知,于“可念六境不起乐着,不可念六境憎恶舍弃”;不是厌离人生、厌离社会,或逃避感情世界,更不是出离社会而跑到深山林内隐遁的方式。

  四念处是闹中取静,以社会为道场,感情世界为关房的随缘任运修行法。

  二、般舟三昧,就是一种“佛立”“常行”的修持法,在为期三个月的修行中,不坐不睡,只可立可行,累时靠在绳子上假寐。

  三、闭关,就是在佛门中修行,快则十年,慢则二十年以后,方具闭关资格。因为闭关除需要人护关外,更应注意本身的修持基础具备与否,以及对经、教、义理的了解深入等。如果一开始学佛就要闭关,何功何德要人来护关。尤其闭关前半年要有大德开导、教化;如果没有正念、发心,也不可以闭关,要会用功才可以闭关。

  所以佛门有云:“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闭关不可以当儿戏。闭关的种类有:般若关、法华关、华严关(即专宗研究,属解门)、净土关(念佛)、禅关、方便关(可进可出)、生死关(入则不出,生死皆在里面)。

  四、持午,即过午不食。修行中,少食有助精进用功,因此有因缘的话,可以在修行过程的某一个阶段体会一下,但不可标榜过午不食。

  在佛门中,自己修持,也要尊重别人不同的修行方法,所谓方便有多门,各有各的修行法门。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彼此应该互相尊重。

  五、参学,又称参访,就是到其他丛林道场向善知识参访学习,每一处一住三至五年,再换一个地方,也是三五年,又再换一个地方,如此经过一二十年后称为老参。如果不经过参学,规矩不懂,也没有威仪,就被称为新参,甚至常常被讥为冒失鬼。

  古代丛林僧众出外参学,首先要获得师父的同意,到了参学道场则须:先至大殿礼佛;至客堂拜会知客师;呈递自己的资料;说明自己的愿望;预定停留时间——一期、半年、或一年两年,或愿意为常住服务什么,也就是请求派职事,讨行单的意思。

  六、普说,禅家之说法,普说者,普说正法开宗众之意。象器笺十一曰:“旧说曰:普说即升座也。上堂亦升座也。但普说不炷祝香、不搭法衣,以为异。自真净始,三佛亦行之,到大慧方盛、普说须是知见广博人而始得。”华严经离世间品曰:“普说正法,智慧观察。”

  七、小参,乃是禅家之日常行为,指随时之垂说。以别于上堂说法之大参。又譬如人家有三五子,晚间返家,父母一一处裁断彼等日间所作之正误,故又称家教、家训。小参本无定所,每于日暮时鸣钟,视众之多寡,而就寝堂、法堂、方丈等处升座说法,说法内容包括法语、宗要及日常琐细,概为一种简单之宾主问酬方式。直至南宋,方发展成有仪式之定期说法。

  八、径行,即饭后散步,可以在佛堂绕佛,或在斋堂,甚至庭院或林间小径皆可,速度由慢渐快,或自行调整均可。径行时可以念佛、参禅、思维佛理等。

  九、打七,可分禅七、佛七,有克期取证的目的。如果时间不许可,也可做一日或三日的参禅、念佛。

  十、止静,即禅七或佛七时全体默然静坐,不许出声扰众,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其实每个人可以在一天当中有五分钟止静的时间,以做涤尘净虑、自我省思的功夫。

  此外,早上起床,可在佛前上香供水,或诵念《般若心经》一卷,或诵读《祈愿文》一篇;晚上可以拜佛、诵经、打坐,可依家庭环境、时间而定,修行不在时间长短,而在持之有以恒。

  平日生活中,随喜持诵佛号,如观音圣号,或持大明咒;吃饭时,称念“佛光四句偈”,或“三称念”,或“五观想”,乃至小小布施、随口赞叹、与人为善、做事认真等,都是修行。

  修行中勇猛精进也要平衡、适度。修行其实就是自然、平衡、适当的生活。

责任编辑:乔智君

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转载的作品的作品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果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联系电话:18295883983邮箱:wtsysj@163.com

版权所有: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中心|备案信息:晋ICP备2021002811号-1 |咨询电话:18703506666 18295883981

Copyright ©2010-2020 五台山云数据网 www.chinawutaishan.cn, All Rights 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