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寺庙 > 高僧 > 妙江

妙江访谈录(074):开悟后整个人会发生哪些具体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0-07-27 14:29:58 来源: 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76. 开悟究竟包括了哪些主要的具体证量?

  一、气脉变化。

  开悟中的气脉变化乃是开悟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思想上的解悟和浅表感觉体悟的一个根本关键。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心轮脉结开散,第二个是业气进入中脉。

  由于开悟时气脉变化证量的决定性存在,所以,不同的佛法修行流派对此皆有大致统一的描述。

  譬如,“入流”“入心”“入中”“登地”(即登入心地),“桶底脱落”“花开见佛”,等等。由于心轮打开后,修行者的心气合于中脉(人体气脉涡心部位)中客观存在的、与万物本体同样不二的真空体性。所以,开悟,密宗又标作“证入空性”,显宗则称作“证佛法身”,禅宗则称为开启“真空如来藏”,得见“本来面目”。

  二、知觉变化。

  包括知觉能力的变化与觉知范围的变化。一般没有开悟的众生,他们感知能力一般是受业气支配的,其感知具有方向性、起灭性、局限性、虚幻性,借由这种感知所获得的感觉,佛家一般称之为偏执觉、错觉、或者幻觉。

  对于开悟者来说,由于业气进入中脉融入中脉真空法性(而转变成明空智慧气),这时,他们的感知能力也会发生相应的突变,即会从原来的有生灭、有方向、有障碍的感知而转变成为恒常的、通察的、通彻无碍的感知。这也就是“正觉”的产生。由于“正觉”的获得,开悟者对心身内外的事物会感觉到特别清晰和透彻。

  对此,《楞严经》的相关描述是:“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离垢消尘、法眼清净”“心见发光、光极知见”“见觉明圆”“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心身发光、洞彻无碍”“十方圆明”等。

  对此,禅宗的《六祖坛经》及其他有关祖师的着作中都有大致相同的描述,譬如:“内外明彻”“洞然明白”“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以及“银碗盛雪、明月藏鹭”“鹭鸶立雪”之类的比喻等,与此相仿,在佛教密宗与净土宗中,对于开悟也各有“得见明体”与“心地开明”之说。

  因此,在真正的开悟者法眼中,一切事物仿佛全部是透明的。他们一般都能够无碍地观察到心身内外存在的烦恼现象,以及一般众生的修行状态,并能有效地帮助有缘众生改变心身状态。所以,密宗又把开悟叫做证得“转法轮智”。这一点,也是古代明师能够观机而教的奥妙所在。禅宗之所以被称作“正法眼藏”的秘密缘由也在于此。

  三、心态变化。

  开悟过程中心间脉轮的打开,乃是修行者的心身障碍清净到一定程度后,内在善根的增长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心轮的打开,本质上也就是修行者心灵深处所有的意识情结的解脱与内心紧张(烦恼)的终结。由于这一关键性的变化,在心轮打开的同时,开悟者的心灵会感到一种彻底的轻松,此时,随着业气进人中脉融入空性后心身紧张的消除,开悟者的整个身心会立刻感觉到一种极度的轻松与喜悦。这种轻松与喜悦,甚至可以弥漫到全身的每个细胞和每个毛孔。

  因此,在《楞严经》《楞伽经》等经典中,开悟所达至的“见道位”通常叫做“极喜地”,这种极喜的境界,也就是隐藏于我们内心中的“西方极乐世界”。

  由于心轮脉结的开散和业气进入中脉融入空性,开悟者在开悟后的一段时间内,其内心一般都会自然安住于这种“空乐”之中。这时,由于心结的开散,开悟者的我执力被消除,其本身也很难生起心力或者念力来打破这种“空乐”,也包括难以用念力,神通帮助他人,除非得更高修为的明师指点,否则很难生起大机大用。

  由于这种原因,开悟者的内心会长期沉浸在“空乐”之中,不会因一般外来刺激而引生烦恼。这种心态,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涅槃”(涅槃分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此处乃有余涅槃), 这种自然不受外在影响的状态,也就是佛家所说的“解脱”和“无生法忍”的状态。

  四、气质变化。

  开悟者的气质变化,准确地说是一种气质隐化。

  造成这种气质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业气从打开的心轮进人中脉融入空性。

  其二,是心轮脉结开散后内心造作习惯的止息。

  其三,是开悟者自性本觉能量的显现。

  由于上述原因,多数的开悟者在开悟之后,其心身中因妄念造作与冲突而形成的粗重、热恼、紧张的气质,往往会顿然一扫而净,由此而转变为清净、宽和、喜乐的气质状态。

  这种清净喜乐的气质,不仅能使开悟者自身时常体会到一种清凉喜乐的感受,由此恒久地不离内心的自在与安乐。对于一些诚心亲近开悟者的有缘人来说,这种气质往往也会显现出极大的感染作用,并使他们内心的烦恼顿归熄灭,由此转变为宁静和欢喜。

  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开悟也被叫做“登清凉地”。中国佛教华严宗四祖澄观大师,之所以被唐朝的德宗皇帝加封为“清凉国师”,就缘于这种气质的感染能够“清凉帝心”。

责任编辑:乔智君

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转载的作品的作品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果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联系电话:18295883983邮箱:wtsysj@163.com

版权所有: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中心|备案信息:晋ICP备2021002811号-1 |咨询电话:18703506666 18295883981

Copyright ©2010-2020 五台山云数据网 www.chinawutaishan.cn, All Rights 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