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古刹】“仙灵之境”灵境寺
五台山旅游网3月3日消息 五台山灵境寺位于五台山南台山麓灵境村,距台怀镇二十五里,是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原名金河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71年。灵境寺周边山灵水秀,处处显现着大自然的灵气,乃大福大圣之地,修行养生的灵境,闭关修行的圣地。
寺庙坐落于锦绣山川,峰峦叠嶂的山区,泉水终年流淌,周边山上的野生台蘑极其珍贵,受益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土壤、气候的影响,当地农作物品质极佳,在五台山享有盛誉,有佛家素食之王美称的藜麦就生长在这里。灵境寺地处山灵水秀,大福大圣之地,是修行养生的灵境,也是古时佛教农业的兴盛之地,五台山里最重要的农禅农耕区。灵境取名就是仙灵之境的意思,古人认为此地是五台山里难得的殊胜之地,有助于修行、闭关开悟。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地球磁场和大自然气场不同一般的地方,正能量充沛的养生之地。
灵境寺是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原名“金河寺”,魏文帝(471—499)时大兴土木建成“金河寺”时香火兴旺,高僧云集,《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一经出于本寺。此寺开山前,文殊菩萨曾影示当地可建庙刹,有诗曰:“南台锦锈智仙山,古木参天花语香,文殊影示告农家,直指十里传妙法”。
公元574年,北周建德三年,周武帝废教,寺庙改作宅第,驱僧还俗,经像焚烧,五台山佛教寺庙一毁而光,本寺也未能幸免。
公元593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重建寺庙,设斋、度僧,五台山佛寺重新香火兴旺。
此时古南台隐僧结草为庵,自行苦修,感化菩萨,坐禅有智,得悟山脚有灵,下山寻之。在原名“金河寺”遗址,重建寺庙。观辰(日义)东有光,细(日兆)似大佛,阿弥陀佛!天地造化之“仰天大佛”隐僧随即跪拜发愿,集众筹募,扩建重修,寺庙竣工后,改名灵境寺。
责任编辑:侯慧敏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转载的作品的作品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果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联系电话:18295883983邮箱:wtsysj@163.com
相关阅读